关于信息茧房的思考

信鱼科技
2025-11-07

   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,从而将自己束缚于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中,对不感兴趣的其他方面形成无知的现象。具体介绍如下:

提出背景:该概念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·桑斯坦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《信息乌托邦——众人如何生产知识》中首次提出。

形成原因

     大数据技术与实践: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兴趣、品位和偏好进行选择性地展示,根据用户的历史访问记录等对用户行为和个人喜好进行深度分析,提供个性化服务,导致用户主观舒适区不断加强,很难接触到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东西。

     用户信息行为:用户在获取信息时,会倾向于选择较为熟悉的信息源,查找与筛选信息时会受个人关注点等限制,还会进行“选择性接触”,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消息会优先接触,忽视其他信息。

关于信息茧房的思考

     推荐算法:推荐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等信息,为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内容,可能会出现推荐重复度过高的问题,使用户接收的信息较为单一。

表现形态

     个人信息茧房:用户对于信息的选择权增加,可以方便地吸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,或是屏蔽不想看到的内容,形成完全根据个人兴趣打造的资讯界面。

    群体信息茧房:用户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找到拥有相同或相似爱好、观念的同伴,形成具有共同特征属性的人际圈层,有不同兴趣偏好和观念差异的人很难融入,最终形成高度同质化的人际圈层。

影响

     积极影响:用户可以更容易地获取自己兴趣相关的信息,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。平台提升了用户粘度,信息利用率大大提升,平台转换效率也得到提高。

     消极影响:个人对多样化优质信息的获取会受到阻碍,获取的信息源较为有限,且同质化严重,容易导致认知偏执,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所下降。不同群体之间难以形成价值共识,甚至会加剧群体间的冲突。

福建信鱼公众号-专著获客yan'j



阅读2
分享
写评论...